全国咨询热线:15365833739(韩经理) 肺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骨龄仪等健康医疗设备专业生产厂家!

2025体检指引:肺功能检查和骨密度检测纳入基本体检项目

2025-11-11     来源:品源医疗    关键词:肺功能检测仪、肺功能测试仪、肺功能仪     浏览量:160

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印发《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(2025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,明确将40岁以上人群的肺功能检查、骨密度检测纳入基本体检项目范围。随着年龄增长,呼吸系统和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风险显著上升,而这两项检查正是破解“早期无症状、确诊已晚期”困境的关键手段。


作为18岁以上成人健康体检的重要参考标准,《指引》的基本体检项目涵盖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辅助检查三大类,而此次新增的两项检查,正是针对40岁后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骼健康问题的精准补充。无论是职场中坚还是退休人群,都需要及时关注这一变化,让体检真正成为健康的“预警雷达”。


为什么是这两项检查?40+人群的健康刚需
1.肺功能检查:给呼吸“做个年检”,早筛早防
很多人觉得“不咳嗽不喘就是肺健康”,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症状极不明显,等到出现持续咳嗽、气短时,肺功能可能已受损50%以上。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.7%,接近1亿人,而长期吸烟、接触粉尘(如厨师、环卫工、矿工)、有呼吸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。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能够:
早期预警呼吸系统隐患
肺功能下降早期常无明显症状,仅在剧烈运动时出现气短,易被忽视。但通过检测肺容量、通气效率等指标,可提前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哮喘、间质性肺病等问题,甚至能筛查出无症状的长期吸烟者的肺功能异常。
鉴别呼吸困难根源
上楼梯喘、活动后气短,可能是肺源性问题,也可能是心脏疾病导致。肺功能检查能精准区分气道阻塞类型,为诊断提供关键依据,避免误诊误治。
手术安全“通行证”
40岁以上人群接受胸腹部大手术时,肺功能评估可预判麻醉耐受度,降低术后肺部感染、呼吸衰竭的风险,是术前必备的安全筛查。

肺功能检查通过让受检者配合深呼吸动作,肺功能测试仪记录肺容量、通气速度等指标,能精准判断气道是否阻塞、肺功能受损程度,不仅可早期发现慢阻肺、哮喘、间质性肺病等疾病,还能为手术风险评估、治疗效果监测提供关键依据。


2.骨密度检测:守护骨骼“硬度”,远离骨松
40岁后骨量流失速度加快,尤其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,骨密度会出现“断崖式下跌”。骨质疏松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早期无明显症状,一旦出现腰酸背痛、身高变矮,甚至轻微碰撞就骨折,往往已发展到中重度。关注骨骼密度,核心作用有三:
提前察觉风险
骨密度下降早期无症状,但骨骼强度会悄悄降低,增加骨折风险。检测能精准测定骨骼强度,在问题萌芽时发现,避免小隐患变大麻烦。
指导健康管理
通过结果可清晰了解自身骨量状况(正常/减少/骨质疏松趋势),据此针对性调整习惯(如饮食补钙、增加运动),避免盲目养护。
提示其他健康问题
骨密度异常可能与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相关,检测结果可为了解整体健康提供参考,助力“早发现、早关注”。

骨密度检测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,测定骨矿物质含量,能及时发现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趋势。对于有脆性骨折史、长期服用激素、缺乏运动、钙摄入不足的人群,定期检测更是必要。前臂为常见检测部位,扫描时间短,是诊断骨质疏松的“金标准”。


2025体检新规实用指南:这些细节要注意
适用人群
基本体检项目覆盖18岁以上所有成人;
肺功能检查、骨密度检测为40岁及以上人群必做项;
40岁以下但有吸烟史、呼吸道症状、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群,建议主动增加检查。
检查前准备要点
肺功能检查
穿着宽松衣物,不束缚呼吸;
检查前30分钟不做剧烈运动。
骨密度检测
无需空腹;
妊娠期妇女需提前告知医生。
定期检测
40岁以上人群每年完成一次两项检查,慢性病患者可缩短至每6-12个月一次。
健康无小事,体检要及时。此次《指引》的调整,正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慢性病高发现状的精准施策。对于40+人群来说,肺功能和骨密度的健康状况,直接关系到晚年生活质量。与其等到疾病发作才治疗,不如通过定期体检早发现、早干预,把健康主动权握在手中。
作者:品源医疗 *文章更新于2025年11月11日
首页 产品 联系
web对话